接触自闭症儿童以来,写了不少关于自闭症判断的文章,但还是经常有网友咨询如何判断的问题,看来,还是我写得不够详细,让网友没有抓手、做不好判断。从今天起,我陆续写一些详细的判断方法,来帮助大家做好判断和甄 ...
接触自闭症儿童以来,写了不少关于自闭症判断的文章,但还是经常有网友咨询如何判断的问题,看来,还是我写得不够详细,让网友没有抓手、做不好判断。从今天起,我陆续写一些详细的判断方法,来帮助大家做好判断和甄别。 目前,很多医院会利用见到孩子的三两分钟时间,就做下结论,导致很多发育迟缓的孩子被判断为自闭症。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判断标准因人而异,即每个人对自闭症的判断还是有出入的;二是判断标准过于简单,用两个、四个指标就下结论了,有些草率。 我这系列文章利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CARS量表中对自闭儿童行为、认知、情感、人际、智力等方面的描述的标准,详细地解释和分析,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 CARS量表中第一项就是人际关系维度。量表中这样描述: √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符的害羞、自卫及表示不同意或家人诉说的或观察到的一些轻微的害羞、烦躁、困扰,但与同龄孩子相比程度并不严重。 √轻度异常:缺乏一些眼光接触,不愿意、回避、过分害羞,对检查者反应有轻度缺陷,有时过度依赖父母。 √中度异常:有时儿童表现出孤独冷漠,引起儿童注意要花费较长时间和较大的努力,极少主动接触他人,常回避人,要使劲打扰他才能得到反应。 √严重异常:强烈地回避,总是显得孤独冷漠,毫不理会成人所作所为,儿童对检查者很少反应,只有检查者强烈地干扰,才能产生反应。 这样还是不够直观,导致一些家长在对孩子的行为做判断时产生偏差,根据孩子的“人际关系”方面的表现,大致有十种行为表现: (1)安全感。自闭症儿童的安全感都不是很好,具体表现为胆小、怕黑、认生、粘人、说话声音小、不喜欢新事物(如玩具、物品等)、不尝试新玩法、对声音和光线敏感、入睡困难、浅睡(夜里醒、不踏实)等。 (2)主动表达需求。能看出孩子明显有需求,但就是不说出来、也不指出来,有的会用哭喊的方式来引起家长的注意,或者干脆连哭喊都没有。 (3)主动接触他人。指主动与他人有肢体接触、有肢体语言或用简单语言与别人打招呼等。 (4)主动与人玩耍。主要接近他人,并与他人互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5)听懂他人指令。指能理解他人的语言和肢体语言信息,能听懂、照做,如让他拿杯子,既能听懂,也能拿过来。 (6)拒绝他人要求。包括拒绝他人的触碰或肢体接触,拒绝回答他人问题,甚至对他人指令毫不在意,像是没听到似的。 (7)回避他人。经常会避免与别人有目光接触,或者有陌生出现就躲起来,或者是对其他人毫不在意,像是不存在似的。 (8)冷漠/孤独。没有同理心,不在意他人感受,不在意他人的存在,不与其他人接触和交流,经常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经常自说自话、自言自语。 (9)害羞/胆小。是安全感不好引起的。 (10)与人目前接触。也叫对视,从对视的时间长短、与熟人和陌生人对视的差异上,可以做判断。 从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表现上看,“人际关系”这一项是很重要的判断标准。在被量表判定为自闭症的91个样本当中,只有3.3%的家长认为孩子“人际关系”是与“年龄相当”的,也就是说,如果你通过以上十项指标判断孩子为自闭症的话,就有96.7%的可能性真的是自闭症。 |
2021-01-06
2021-01-05
2021-01-18
2021-01-16
2021-01-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