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往障碍是自闭症儿童最核心的缺陷,是一个孩子之所以被诊断为自闭症的主要依据!然而,不少父母对正常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不很了解,可能因为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既没有婴儿社会交往发展方面的知识,也 ...
社会交往障碍是自闭症儿童最核心的缺陷,是一个孩子之所以被诊断为自闭症的主要依据!然而,不少父母对正常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不很了解,可能因为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既没有婴儿社会交往发展方面的知识,也没有养育孩子的经验。 社会交往障碍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而表现,在婴儿期,自闭症患儿的表现并没有多少的异常行为,而是正常婴儿应该出现的行为在自闭症婴儿身上没有按时出现或明显延迟出现。可以用“六不”来描述这类能力缺乏,即:不看、不应、不语、不指、不亲、不随。婴儿缺乏与养育者亲密的眼神交流,很少与爸爸妈妈有持久的目光对视;患儿对于母亲唤名没有明确的转头或咿呀应答;不能像正常婴儿一样咿呀发声;到了该认人的时候(10月龄)似乎对养育者也不亲近,不会主动伸手期待妈妈抱起,即使妈妈把患儿抱起,身体也显得僵硬,不会将身子贴近妈妈,见到父母缺乏兴奋、喜悦的表情,不会对着亲人笑,对妈妈的离开和归来常常缺乏应有的悲伤与喜悦,缺乏正常的依恋情感或是表现为延迟的依恋;也不会用目光或动作去跟随或寻找妈妈,甚少出现在正常婴幼儿中常见的“分离性焦虑”;不会用手指指向要去的地方;患儿较少用发声、啼哭等行为来吸引父母的注意,通常不怕陌生环境和陌生人,见到陌生人不会退缩,缺少陌生人焦虑。
联合注意(joint attention)能力是个体在交往中,参照他人或环境提供的各种信息,确定其注视点并调整自己注意的指向,与对方“不约而同”地关注二者之外的第三事件或物体的社会认知能力。联合注意的发展对个体的社交能力发展非常重要。一岁以内的正常婴儿已经具备联合注意的能力。有学者指出,联合注意能力缺陷可能是自闭症儿童最早期的障碍表现,上述婴儿期的自闭症早期特征很多与此有关,是早期发现自闭症的重要证据。自闭症儿童的“联合注意”能力较差,患儿不会用手指指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给您看,即使您指东西给患儿看他也不看。联合注意能力的训练目前已成为自闭症训练的重要内容。
在幼儿期(一般指一岁到三岁),正常发育儿童在语言、智力和社交方面进步非常大。社交方面的特征就是孩子会带有明显的情感去感知和应答自己周围的人和事。爸爸妈妈开始对孩子的社交能力会有一定要求了。对于自闭症患儿,家长逐渐感觉到孩子在社会交往方面与同龄孩子的显著差别。患儿有需求时通常拉着大人的手去到物件所在地方,不能用手指指向物件;得到一件东西不会向父母显示或炫耀,完成一项任务时不会会意地望妈妈一眼(这叫目光参照);依然无语言或仅有无具体指向性、无交流意义的发音和语言;该逗笑时不笑、不该笑时却笑,让家长感到奇怪;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或别人家里,不会像正常孩子一样会先看着妈妈的眼神,彷徨一会儿后再去探索,而是自己一个人乱跑,不听指挥,不怕走丢。患儿也很少有即时模仿动作,例如,妈妈给孩子做摇摇手、虫虫飞等动作,患儿多不会立即跟随模仿,但常见延迟模仿。
四岁以后,自闭症患儿社交障碍就非常明显了。患儿明显缺乏与其他孩子交往的意愿,对周围的人和事不关心或缺乏兴趣,缺乏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反应。周围发生的什么事,似乎都与之无关,很难引起患儿的兴趣和注意。患儿往往喜欢一个人独自玩耍,常常过度关注自己感兴趣和关心的东西。当患儿摔痛了,不会主动过来寻求您的安慰;当您痛苦、苦恼、生气时,患儿并不会表现出任何关心、兴趣、害怕,患儿似乎完全隔绝在自己的世界里,专心致志于自己的、看似无目的的活动。对于患儿来说,其他人似乎根本不存在,你招呼他,他不过来;你和他说话,他没反应;两人相遇,通常我们会互相看一眼对方,可是你看了他,患儿却根本不看你或只是偶尔斜着眼睛看一眼;你要拥抱他,他却不会伸开双臂环绕抱您;对自己能够拿到的东西,患儿会自己搬凳子爬上去取,并不寻求帮助,如果实在自己办不到或够不着,如拧开瓶盖喝汽水,孩子会抓着你的手去放到瓶盖上去示意打开,多数时候眼睛依然不看着你。一旦目的达到了,也就不再理你了。他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丝毫不理会他人的感受。
一些家长反映,患儿似乎也喜欢“社交”,在看到别的孩子时,患儿也是很高兴的,但是认真观察,却发现孩子根本没有与同龄幼儿交流的技巧,只是在孩子周围跑动、或抢玩具、或拥抱别的孩子,不能体会他人的情感和感受,缺少互动式的社交行为。患儿很少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兴趣、快乐或成就,也很少分享别人的兴趣,不会向他人炫耀自己喜欢的东西。患儿不会以一般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也不懂得察言观色,对别人的喜怒哀乐通常没什么感觉,平时也很少主动寻求父母的关爱或安慰,很少有取悦别人的行为。但当你和他玩搔痒痒、摇来摇去、在地板上滚动、追来追去等一些不需要遵守次序和规则、乱作一团的游戏时,患儿也许会开心地大笑,显得非常愉快。这时,患儿甚至会看着你的眼睛,表示希望游戏继续下去。这时的孩子似乎很快乐,能与你交流,仿佛一切都很正常。但这种游戏一旦结束,孩子又再次变得孤独起来。
由于对父母唤名不应,也不听从指令,加之缺乏有意义的语言,父母常常怀疑患儿的听力有问题,但多数父母却清楚地知道,孩子一定听得到,因为对于感兴趣的指令,患儿的反应非常迅速,例如听到爸爸妈妈说上街、吃东西等,则很快就跑过来了,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选择性听指令”。后面我们将谈到,其实,自闭症患儿多数存在听力过度敏感的问题。
如果孩子上了幼儿园,老师会很快发现孩子与别的同龄孩子不同。患儿通常喜欢独自一个人,独来独往,不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患儿总是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上课时在课堂上自由地走来走去或突然发出一些声音,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毫无顾忌,对幼儿园的规矩和老师的要求置若罔闻,我行我素,也不参加集体游戏或活动。如果强制患儿遵守纪律或规则,患儿常常会大声尖叫、大发脾气;只要大家不去干涉患儿,不打搅他,患儿也就与大家相安无事。通常为了保持课室的安静,老师只好不再强求患儿遵守纪律、参与课堂活动,而让患儿自由活动。而一旦到患儿感兴趣的活动时,如拼图、认字,患儿又非常专注于这些他感兴趣的活动。老师通常评价患儿孤僻、不合群、不听指令、自我中心、我行我素、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有部分年长一些或症状较轻的自闭症孩子,可能有与小朋友交往的愿望,会有主动社交,但却不懂得与小朋友交往的技巧,不懂得应该如何参与到小朋友的游戏中;当见到小朋友在一起玩时,只会过去碰碰小朋友,推推小朋友或拉拉小朋友,或者见到自己感兴趣的玩具不问人就自行拿起玩具,所以不受小朋友的欢迎。患儿不懂得轮流、交替、等候、合作、来往等游戏规则,难以参与到互动性、合作性较强的游戏中,最多的只能和小朋友们玩一些简单的“追逐”游戏。 患儿在运用身体语言方面也同样落后,较少运用点头或摇头表示同意或拒绝,较少运用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进行交流;很少用玩具进行假装性游戏和想象性游戏,如过家家、模拟情景游戏。
以上是关于社交障碍表现的较为全面的描述。社交障碍是自闭症的基本特征之一,但其表现和程度在不同患儿的身上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自闭症的程度有轻重之分,社交障碍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且自闭症是一个发育性疾病,就是说,它的症状表现和正常参考表现都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社交障碍是如此,我们后续谈到的语言障碍、刻板行为障碍和智力等方面也是如此!读者务必牢记这点!自闭症患儿的改变或发展,既可能是年龄增长的自然结果,也可能是教育干预的结果。发展可能朝着好的方向,也可能朝着不好的方向,也有在较长时期中维持不变的情况。 关注蓝精灵之家,在这里我们和您分享广泛的自闭症行业信息,为自闭症家庭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援。
|
2021-01-06
2021-01-05
2021-01-18
2021-01-16
2021-01-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