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让谱系孩子晚一年读小学?这个问题很多家长都会纠结。从幼儿园到小学,只有一个暑假的距离,但孩子面临的环境却千差万别。在幼儿园,他们是小朋友,老师会给与更多的照顾;而进入小学,他们变成了小学生,需要 ...
要不要让谱系孩子晚一年读小学?
这个问题很多家长都会纠结。
从幼儿园到小学,只有一个暑假的距离,但孩子面临的环境却千差万别。
在幼儿园,他们是小朋友,老师会给与更多的照顾;而进入小学,他们变成了小学生,需要独立完成很多日常事宜。
相较同龄孩子,自闭症孩子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些许落后。因此,有些家长考虑让孩子延迟一年入学来弥补差距。
但也有些家长认为,同龄孩子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尽早融入集体可以帮助孩子提升社交、语言、心智等各方面的能力。
那么,晚一年读小学对谱系孩子是利是弊? 家长在做决定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对此,袁巧玲博士专门给大家带来一期分享。
自闭症孩子是否延迟入学 家长需要考虑的因素
谱系孩子是否需要延迟一年读小学?
这个问题不能一刀切。
同样是自闭症,不同的孩子之间差异很大,家长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孩子的具体状况综合判断。
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参考。 01早期疗愈的重要性
首先,在谈及自闭症孩子要不要晚一年读小学之前,我想强调一下早期疗愈的重要性。
学龄前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脑容量迅速增长,脑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连结也在快速发育,大脑的可塑性很高。当孩子做练习时,大脑可以很好地塑造他的行为和技能。
这个时期,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
同时,对自闭症孩子来说,学龄前课业压力不大,时间比较充足,而且针对性的康复机构也比较多,能够提供密集的康复训练。
所以,自闭症孩子家长一定要把握学龄前的黄金干预期,在这一阶段帮助他建立入学的先备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02入学必备的十大能力
对于小学生,学校、老师、家长对他们的行为表现会有一定的要求和期待。希望他们可以融入集体、听从指挥、管理情绪等。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① 听从指令
小学老师在教室通常会给出一连串的指令。这些指令需要学生们听懂、记住、执行。
比如,今天的作业是课后生字,每个字需要写3遍并组词、造句……
② 模仿能力
在学习新知识时,很多时候老师会先示范,学生需要跟着模仿。
比如,老师在讲解一个新的汉字时,会在黑板上按笔顺写出来,学生要一步一步跟着抄写。
③ 表达需求
在学校生活中,表达需求是多方面的。
比如,在集体讨论时,需要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在上课过程中,如果儿童想去上厕所,也要向老师说出来。
④ 互动式语言
一来一往的讲话就是互动式语言。
比如,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为了确定学生们是否理解教学的内容,老师会常常提出一些问题,学生们需要举手进行回答。
⑤ 专注力和观察力
小学一节课有40分钟,孩子们不可能一直集中精力。但是老师在讲到重点内容时,往往会反复强调,这时候孩子需要专心听和看,才能理解掌握。
比如,当老师大声说“看黑板”时,孩子需要立刻集中注意力,观察老师的讲解和教学。
⑥ 同伴互动
学校是集体生活,很多时候孩子都需要跟其他同学一起学习、聊天、讨论问题。
比如,遇到不懂的问题,需要向其他同学请教;课间休息时,同学们会一起讨论感兴趣的动画片;课上小组讨论时,也需要跟同伴表明自己的观点。
⑦ 安坐能力
通常,小学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在这个时间段内,孩子可能不会一直集中精力。
但为了保持课堂的正常进行,他需要能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影响其他同学。
⑧ 独立完成活动
进入小学后,老师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多活动。
比如,独立上厕所、吃饭、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
⑨ 无干扰行为
老师需要管理一个班的学生,因此需要大家尽可能不要出现干扰教室秩序和管理的行为。
比如,当老师要求大家排队做操时,所有的同学都要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⑩ 稳定的情绪
学生需要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
比如,在课堂中遇到比较难的题解答不出来时,可以保持平静,请求老师或同学帮助,而不是立刻哇哇大哭。
以上这些,是我们期待一个小学生出现的行为表现。但并不是说孩子需要具备所有的能力,才能够读小学。
自闭症孩子如果具备一些基础能力,可以在学校跟随,不给课堂带来干扰,家长就可以考虑让他跟着同龄孩子一起入学。
03延迟一年的收获
这一点常常是家长忽视的,如果孩子要延迟一年再读普通小学,孩子的收获是什么?
近期文章
推荐阅读
热门问答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