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分享到

上学必备技能!教孩子整理个人物品

精灵学堂 2022-7-1 10:03 371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整理个人物品进入小学后,整理个人物品成为谱系孩子每日必不可少的日常,但是他们大多不会自己整理书包。如何帮助孩子整理必备物品?我有一个小妙招,就是先做思维导图,再配上视觉提示卡,然后用提示卡进行配对。回 ...


整理个人物品

 

进入小学后,整理个人物品成为谱系孩子每日必不可少的日常,但是他们大多不会自己整理书包。

 

如何帮助孩子整理必备物品?我有一个小妙招,就是先做思维导图,再配上视觉提示卡,然后用提示卡进行配对。

 

回想起小仔在以琳入学的第一周,个训课下课后,他手忙脚乱的收拾自己的个人物品,不是忘了水杯就是书本。出门5分钟了,才发现书包忘记拿了。那时的我一把辛酸泪,无语哽咽。后来姜荣老师提醒我:谱系儿童组织能力不足,做事情缺乏条理性,家长一定要重点教导,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让我明白了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多年的干预经验告诉我,每一项干预的基本原则,都要和星娃们独有的特点相适应。和快速的视听信息相比较,大部分谱系儿童更容易处理变化速度较慢和稳定的视觉信息,于是我决定采用思维导图和视觉提示相结合的解决方案。

 

先列思维导图

1、引导思考。
在画思维导图前,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我画了下面的图让小仔思考和想象,然后我们一起将答案写出来或者画出来。

 

  

 

我觉得这个图稍微复杂了一点,也可以简化成两项:老师要求我带什么,我想带什么去学校。

2、归纳整理。

这一步还是需要的,因为孩子会带禁止带的物品。首先,老师要求的物品必须放在首位,为了防止谱系孩子思维刻板非黑即白,提升思维弹性,我在中间增加了可以带的物品,而禁止带的物品具有红线报警作用(该项在思维导图中)。我将得出的答案一一筛选,得出的结果如下图。

 

 

3、制作思维导图。

按照小仔上学需要,我将个人物品分为三大类:必须带,可以带,禁止带。

 

必须带~满足老师和校园日常要求。

可以带~提升在学校的生活质量。
禁止带~遵守规范和维护安全。

 

三大类再按照物品分成小类,用以建立谱系孩子的分类逻辑,而且每个小类别的物品都有对应的位置。思维导图画好后,我和小仔一起观看讨论,让他对收拾个人物品有一个整体的全局印象。

 

 

 

 

个人物品视觉提示的使用方法

 


1、制作视觉提示板

根据思维导图,我把小仔的每一件物品拍照打印,制作成小卡。通过和小仔一起思考、讨论,将每一件物品找到自己在书包的位置,制作成视觉提示板。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需求,年龄和能力制作提示板和视觉卡,如果还不能做到细致的分类,可以把必须带的放在书包中的大格,可以带的放在书包的中格。


2、用视觉卡演练图片配对

视觉提示卡制作完成后,我开始让小仔练习配对,目标是把物品放在正确的位置,配对是一个记忆和理解的过程,利用视觉提示卡能大大提升练习的数量和效率,当通过率、熟练程度和反应速度达精熟以后,我才开始让小仔收拾实物进行实战。


3、用实物演练实物配对
收拾自己的个人物品,我把它理解为实物配对,这一步骤熟练后,按照五级泛化的原理,直到最后撤除视觉提示。

除了上述收拾整理个人物品功能,我也利用视觉提示板让小仔应对日常变化

 

小仔现在每天收拾的个人物品一般是适用于全天,当老师的要求有变化时怎么办?可以利用视觉提示作为思考和操作的辅助工具,用以提升思维能力,让孩子先思考哪些需要带,哪些不需要,然后在视觉提示板上操作,最后收拾个人物品。

 

如果明天上半天课,老师要求不在学校吃午饭,中午就回家,那么在视觉提示板中将餐具去除。如果明天春游,老师要求在外野餐,可以将视觉提示板中学习用品中的餐饮用品去掉并增加一部分户外就餐的用品。

 

 

 

提醒家长们,思维导图和视觉提示相结合当然不仅仅局限于收拾书包,它还可以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过马路、看演出等,它能辅助孩子完成生活中的例行活动,习得新的技能,保证生活有更多的可预测性,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

 

各位家长,现在就操练起来吧。新学期,新生活,从教孩子自己动手收拾书包开始,他们每次前进的一小步,对家长的意义都是干预路上的一大步。

 



 

关注蓝精灵之家,在这里我们和您分享广泛的自闭症行业信息,为自闭症家庭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援。

推广广告
星点云香港服务器,CN2高速连接,ping值低可免费换IP,安全稳定,技术团队24小时在线稳定无忧
热门问答
蓝精灵之家 专注于自闭症信息宣传、自闭症家庭支援、自闭症机构和从业者交流的信息平台,拥有网站、APP、小程序、公众号四个形态。我们致力于促进自闭症相关信息更广泛的传播,帮助自闭症家庭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援。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小程序

  • Powered by 蓝精灵之家 | Copyright © 2001-2021. | 蓝精灵之家
  • 京ICP备18020631号 | 网站地图 | |北京蓝精灵之家科教育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