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会引致终身发展障碍。近年来,全球自闭症儿童发病率逐年增长且基数庞大。据新加坡政府第三个残障服务总蓝图公布的数据,新加坡每150名孩童就有1人患自闭症,比世界 ...
自闭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会引致终身发展障碍。近年来,全球自闭症儿童发病率逐年增长且基数庞大。据新加坡政府第三个残障服务总蓝图公布的数据,新加坡每150名孩童就有1人患自闭症,比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每160名孩童有1人患自闭症的比例还高。
自闭症儿童发病率的快速增长,使得新加坡对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政策不断调整,自闭症儿童全纳教育突破传统特殊教育不断发展。无论是从政府关注还是社会力量参与亦或学术研究等方面来看,新加坡对自闭症儿童全纳教育都给予了足够重视。在政府层面,新加坡政府在21世纪初开始倡导全纳教育,不断完善相关政策,重视对自闭症儿童全纳教育的支持与投入。在社会层面,志愿福利组织不断探索创新自闭症儿童全纳教育方法,整合资源推动全纳教育发展。 全纳教育的本质是帮助自闭症儿童回归主流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为有差异的儿童创造包容性环境,使每个自闭症儿童都可以自由地发挥最大潜力。受制于传统观念和认知,自闭症儿童容易被忽视甚至被歧视,常常处于被孤立的状态,而包容性能够有效改变这种断裂式环境,将自闭症儿童置于相互理解、尊重的生态环境中,促进其康复发展。 自2004年以来,新加坡政府不断完善特殊教育政策,试图将新加坡建设成为有爱心、坚韧又具包容性的社会,个人、社会群体和政府之间建立坚固的伙伴关系,为自闭症儿童全纳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在这里,“包容性社会是一个公平和充满流动机会的社会,是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存在广泛认同的社会”。 新加坡自闭症儿童全纳教育经历了一个与普通教育体制从完全分离到部分融合再走向完全融合的发展轨迹。前期自闭症儿童教育主要通过特殊教育领域进行,中后期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体制融合成为主流,全纳教育被逐渐接纳并发展成为自闭症儿童回归主流社会的主要途径。目前新加坡自闭症儿童全纳教育主要包括随班就读与多校合作的卫星学校模式。其中,卫星学校模式打破传统封闭式教育,以全新的融合方式推动自闭症儿童全纳教育的发展。 随班就读模式是新加坡自闭症儿童全纳教育的主流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主流学校随班就读和创办包容性学校。主流学校随班就读主要是让轻度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一起学习与生活。为保证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的质量,新加坡政府一方面规范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另一方面重视特殊教育领域改革。目前,新加坡推动的儿童智力发展计划已使得80%—85%的自闭症儿童能进入主流学校接受教育。 新加坡随班就读的另一种创新模式是举办包容性学校。新加坡政府认为建设包容性社会,应该从包容性教育入手,而包容性教育能为每一名儿童提供在当地学校上学、获得足够的支持、充分发挥潜力的机会。保证所有儿童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它强调通过个性化、多样性、关系、合作、无障碍推动发展包容性教育实践并创造包容性文化,一方面为自闭症儿童提供舒适开放的环境,另一方面尊重自闭症儿童的个性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帮助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 在卫星学校模式下,自闭症患儿每周有固定时间前往普通学校学习生活。他们可使用图书馆、实验室等教育设施,与健康孩子一起交流、玩耍。在具备一定基础后,自闭症患儿可进入普通学校就读,并最终融入主流社会。
|
2021-01-06
2021-01-05
2021-01-18
2021-01-16
2021-01-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