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要研究这个课题?因为我想,如果能够在早期,家长就能发现问题,并且做到有效的干预,那么孩子就不会发展成自闭症了,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痛苦的家庭还记得承承4-5个月大的时候,有一天,我妈妈逗他…你知道的 ...
为什么我要研究这个课题?因为我想,如果能够在早期,家长就能发现问题,并且做到有效的干预,那么孩子就不会发展成自闭症了,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痛苦的家庭
还记得承承4-5个月大的时候,有一天,我妈妈逗他…你知道的,那时候的他基本上不会看人的,我们想要给他拍照,抱着他坐着,或者让他趴在床上
使劲的叫他,承承看这里呀,笑一个笑一个,可是…
(使劲浑身解数,他也很难看过来)
但是那天,他躺在床上,我妈妈拿着一个小玩具逗他,他笑的哈哈的,特别大声…(那时候真的是不懂,只是觉得,原来这孩子会笑啊)
后来到了8个月,那时候我喜欢抱着他,一边轻轻的摇晃,一边给他唱唱歌,《小燕子》,《世上只有妈妈好》之类的
然后,让我惊讶的事情发生了,承承竟然抬眼看了我一下,我还记得当时他的眼神,特别的清亮,美丽…把我激动地差点哭了,还为此写了一篇文章
你可能会想,这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看你一眼吗?可是如果我告诉你,从出生到8个月,承承基本上没有看过我几眼呢…
我掰着指头都能数出来,他看过我几眼,十个指头都多了,5个指头就能数过来
但是那时候,我压根就没有往自闭症的方向去想,(当时也不知道什么是自闭症),直到他10个月,越来越明显的特质…
(不理人不看人,喜欢看旋转的物品,对人无感)
我才开始重视起来,说真的,很多时候,妈妈的感觉很准,我见过太多的家长,都是最开始妈妈发现的不对劲,那时候,家里人还会说
嗨,贵人语迟吧,再大点就能讲话了…你别瞎想,孩子好得很…你是不是也经历过?
其实,我知道,妈妈们需要的,压根就不是这样安慰的话,而是…理解
因为感知到孩子的问题,心里特别焦虑…会乱想,孩子的生命才刚刚开始,怎么能被判了“死刑”?
不夸张的说,这样的焦虑一直伴随了我5年多,最开始天天崩溃,但是想到了未来,还是强打起精神干预他…可是被孩子的不理不睬又打回了原型,继续崩溃…
直到干预承承3年多后,我才总结出了一套经验,(能够做到更快更有效的干预),等会儿告诉你
用了这套经验,去带家长,她们成长的速度都很快…基本上一年抵我当时的2-3年
还记得,有一位家长的孩子,喜欢自己玩玩具,玩的时候还不让家长碰,这样的回避到了什么程度呢?
甚至她刚走过来,蹲下来,伸手想要碰他的玩具,说我们一起玩吧,话都没说完,孩子放下玩具就走了…把家长晾在这里,尴尬
她百思不得其解,不是说,要参与到孩子的活动里去吗?这种情况怎么参与啊…然后没办法,就只能玩孩子感兴趣的,追追跑跑的活动,为啥呢?因为这样孩子能笑啊
后来找到我,我说,你这样做不对啊…你试试,你追他,等你停下来不追了,他还在那跑呢,还笑呢,特别的激动
这就像是你看恐怖片,一个女鬼跑出来了,吓了你一大跳,女鬼走了,你还在那害怕呢…看完以后,晚上都不敢一个人上厕所…甚至有的胆小的人,好几天过不去那个劲儿…
(那种感觉久久的无法散去)
所以有的时候,家长的不当操作,会让孩子不断地陷入到自己的感觉里,就把孩子拉回到了最沉迷的阶段,主观意识阶段
后来,我帮她分析孩子,你知道分析孩子特别耗费精力,往往家长发来的视频,我要一秒一秒的看,到了哪里,看到了哪些行为,然后告诉她
这里,你回看一下,这个行为意味着什么,然后利用这个行为,怎么去介入…还要问她,这样的活动,是不是以后还要做?以后如果做的时候,你注意观察孩子,有了这些行为,你就可以这样做了
给她提建议,她自己再回去操作,真的就逗乐了孩子
所以,如果你想要干预好自己的孩子,首先必须对他全面详细的了解,不是你理解的那个样子,不是说你明白他这个行为,他想要什么东西那么简单,而是…
(深入到他脑子里,去探知他的内部动机)
然后再利用他的动机,构建另外一个我们需要的动机,比如喜欢人,比如爱学习,比如各种好的品质,帮助孩子康复,帮助他能融入学校,帮助他建立良好的关系
这都需要你强大的内心...... 关注蓝精灵之家,在这里我们和您分享广泛的自闭症行业信息,为自闭症家庭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援。 |
2021-01-06
2021-01-05
2021-01-18
2021-01-16
2021-01-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