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能够理解可见的东西,也擅长理解具体的、习惯性的事情,却难以弄懂看不见的规则和礼仪。也就是说,很多时候,自闭症儿童并非故意不遵守规则和礼仪,而是不理解、不知道该怎么做。专注于行为,具体直接地说 ...
自闭症儿童能够理解可见的东西,也擅长理解具体的、习惯性的事情,却难以弄懂看不见的规则和礼仪。也就是说,很多时候,自闭症儿童并非故意不遵守规则和礼仪,而是不理解、不知道该怎么做。
专注于行为,具体直接地说明 教导孩子规则与礼仪时应使用肯定的句式作具体说明。 父母在向孩子传递“不许”、“不要”等概念时,用肯定的语气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他们反而会更容易接受。不如告知孩子“我们吃完饭就可以去”;我们说“下雨了,在家里画画吧”,可能就比“下雨了不能出去玩”会产生更加积极的回应。
使用视觉卡片帮助孩子理解 通过对孩子的了解,家长还可以采取其他沟通方式,以满足孩子语言有限等情况下的特别需求。通过交流板、轮流卡、等待卡、红绿灯板、先后顺序板等视觉工具。 目标就是以看得见的方式呈现活动、选项及其他信息,把“否定”的意思用可视化的形式表示出来。 建议给孩子提供稳定且一致的信息以减少混乱。
主动提出需求,适当延迟满足 当孩子主动提出需求,表明孩子对需求的兴趣和意愿比较强烈,这是培养等待意识的最好时机。大人可以不立即满足孩子,而是适当延迟短暂时间,再满足孩子的要求。 延迟满足也适用于给予孩子奖励,把孩子喜欢的和需要适应的事情关联在一起,既能让孩子学习其他技能,也锻炼了等待的耐心。
临近等待结束,提醒孩子 由于孩子难以同时专注于多件事,在遇到突然的变化时容易不知所措。 如果孩子在较长的等待时段玩游戏、看书,针对这一短时间活动也需要明确时间,而且尽量提前结束,给孩子留出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的时间。 大人也可以辅助孩子掌握等待人数、时长的变化,临近等待结束时,用视觉化工具提醒孩子快轮到自己了。
告知后果,孩子自己做选择 当家长明确规则和期望后,可以尝试告诉孩子,如果他违反了规则会发生什么,他需要接受选择的后果,而过程中,如果家长耐心引导,语得当,我们会发现让孩子遵守规则对每个人来说压力都会小很多。孩子也在过程中,逐步收获一定的决策能力、自我价值感、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这些同时为孩子具有责任感的行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视觉支持的运用
一些视觉化工具可以简明、清楚地告诉孩子轮流和等待规则,建立等待意识。
轮流卡、等待卡 例如用红色、绿色卡片分别代表「等待」和「轮到我了」,帮助孩子和别人玩耍,也可以拓展用在家庭饭桌聊天场景里。
一日日程表 每日作息活动与时间对应,借助它告诉孩子想要做的事情还未开始,要先完成其他活动。例如告诉孩子要先吃午饭,再去商场购物,然后玩游戏。
周/月日程表 也叫做日历表,标明一些需要周期性循环做的活动,告诉孩子距离下次做活动需要等待的天数。
计时器 如果等待时长是确定的,可以使用可视化计时器提前告诉孩子,当计时器走到某个时间点就表示等待时间结束,可以参与活动了。比如固定时长的沙漏、倒计时板。 计数器 对于等待时间不确定、等待人数或次数确定的情况,可以使用计数器告诉孩子需要等待的人数和次数。
顺序卡 用活动步骤里表示顺序的工具告诉孩子需要多少步完成就能得到奖励,例如数字卡、红绿灯卡、先后顺序板。 关注蓝精灵之家,在这里我们和您分享广泛的自闭症行业信息,为自闭症家庭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援。 |
2021-01-06
2021-01-05
2021-01-18
2021-01-16
2021-01-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