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表明,孤独症与心理疾病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关于孤独症如何引发心理健康方面的共病,目前还不清楚。加州大学心理学家凯瑟琳•洛德(Lord)及其同事一直致力于孤独症儿童及青少年的抑郁 ...
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表明,孤独症与心理疾病存在一定的联系。 但是,关于孤独症如何引发心理健康方面的共病,目前还不清楚。 加州大学心理学家凯瑟琳•洛德(Lord)及其同事一直致力于孤独症儿童及青少年的抑郁、焦虑、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以下简称ADHD)的追踪研究,希望能够提前发现预警信号,以便及时为他们提供治疗,以免问题进一步恶化。 2020年,洛德团队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以194名孤独症人士为研究样本,进行了纵向研究,针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技能水平进行评估。同时,从他们2岁起一直到26岁,选取不同的时间点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不过也有小部分样本在12岁或13岁才开始进行测评。研究发现,孤独症人士共病ADHD、焦虑、抑郁的趋势较为明显,不过也都有迹可循:研究样本中有40%的人在9岁时表现出显著的ADHD症状,在成年后表现为轻度ADHD,这表明一部分人的症状在成年后会有所缓解(而有些症状则依然存在)。不过,焦虑症状往往比较顽固:大约74%的人从9岁到成年期间表现出轻度焦虑症状,还有一部分人从童年时期起焦虑症状就比较严重,而且一直没有减轻。大约32%的人会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在童年时期会反反复复,在14-20岁达到高峰。还有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方法,可以对焦虑高危人群提出预警。多伦多大学精神病学家丹尼尔·巴里博(Danielle Baribeau)早就注意到,在儿童时期越是刻板、不能接受生活规律变化,长大以后越有可能患上焦虑障碍。因此,巴里博及其同事针对421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了每年一次的焦虑水平评估,从3岁开始,为期8年。在这八年间,他们还对这些儿童的刻板程度进行了三次测评。2020年7月,研究人员发布研究结果称,那些“不愿接受变化”的儿童中,有95%在上小学前就表现出了明显的焦虑症状。巴里博表示:“如果孩子非常刻板和教条,尤其是3到4岁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洛德的研究团队发现,如果患儿在9岁时能够发展出较好的适应能力,那么在青春期阶段就可能免受严重焦虑或其他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她说:“童年时期对自己的能力较为自信,这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基石。”“许多孤独症人士(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的父母都表示他们只是希望孩子快乐,但快乐、责任感、独立性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但是,另一方面,西雅图儿童孤独症中心医生斯托比(Stobbe)认为,儿童的社交和认知能力越强,就越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根据他的观察,也许是因为这样的人能够敏感地意识到别人的排斥或者异样的眼光,所以往往更容易遭受焦虑、抑郁及其他相关疾病的折磨。他说:“高功能的孤独症孩子更容易遭受霸凌、更容易出现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在2010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曾针对50名在综合能力测评中获得高分的9-16岁孤独症儿童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74%的孩子患有抑郁、焦虑或行为障碍等共病。
关注蓝精灵之家,在这里我们和您分享广泛的自闭症行业信息,为自闭症家庭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援。 |
2021-01-06
2021-01-05
2021-01-18
2021-01-16
2021-01-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