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往障碍是自闭症孩子最核心的缺陷,也是一个孩子之所以被诊断为自闭症的主要依据。良好的社交活动对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自闭症孩子,也需要与外界搭建起良好的沟通桥梁,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得到别人 ...
社会交往障碍是自闭症孩子最核心的缺陷,也是一个孩子之所以被诊断为自闭症的主要依据。 社交能力可以决定自闭症严重程度吗? 在DSM-5中,根据社会交流和局限行为两类症状的表现不同,对自闭症的不同严重程度进行了分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轻度、中度、重度”。 例如,患有轻度自闭症的孩子可以说一些完整的句子,可以交流,但无法进行你来我往的对话,试图交朋友的方式怪异,往往不成功。 中度自闭症的孩子在言语和非言语社交交流能力有明显缺陷;即使在被帮助的情况下也表现出有社交障碍;主动发起社会交往有限;对他人的社交接近回应不够或异常。他们或许只会说一些简单句子,其社会交往只局限于狭窄的特殊兴趣,有着明显怪异的非语言交流等。 重度自闭症的孩子在言语和非言语社交交流能力方面会有严重缺陷,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主动发起的社会交往也非常有限,对他人的社交也极少回应。比如,只会说很少的几个能使别人听得懂的词汇,很少主动发起社交行为,并且即使在有社交行为的时候,也只是用不寻常的方式来满足需求。 从婴儿期到成人期,社交表现有变化吗?
自闭症的核心症状就是社交障碍,很多人误解为是因为孩子没有语言,或语言较少才带来的社交困难,其实这种困难不仅仅体现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源于思维方式和感觉统合等更深层的原因。每个自闭症孩子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也缺乏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那么,孩子在不同发展阶段所体现出的社交障碍是怎样的呢? 婴儿期(1岁前) 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的呼唤和逗引缺乏兴趣及回应;
被大人抱起的时候身体僵硬,放下后反而表现平静;
缺乏社交性微笑,不会观察和模仿大人的简单动作。
幼儿期(1-3岁) 躲避目光接触,对父母难以产生依恋关系,对陌生人缺少应有的恐惧感。 不喜欢和小伙伴交往玩耍,更喜欢独处。 即使有交往的举动也多表现的比较怪异,如揪头发、打人等。
学龄前期(3-6岁) 不能通过眼神和语言引起他人的注意。 缺乏同理心,难以与他人分享快乐或悲伤情绪,不会表示安慰和关心。 缺乏想象力,很难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学龄期(6-12岁) 孩子对父母可能会产生依赖,开始显现出情感的需求,也能表达自己的一部分情感,但仍然缺乏主动交往的动机和兴趣。 有一部分的孩子表现出与人交往的意愿,但是交往方式和交往技巧往往存在问题,很难理解和遵循社会规则。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自闭症症状会表现的更为强烈,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恰当的指引,甚至还会出现心理和行为的倒退。 特别要注意青春期的性冲动,因为自闭症孩子不理解社会规则,往往会导致其出现不恰当行为。
成年期(18岁以后) 大部分的成年自闭症患者仍然缺乏社会交往的兴趣和技能。 虽然一部分的自闭症人士渴望结交朋友,对异性也可能产生兴趣,但由于对社交情境缺乏应有的理解,对他人的兴趣、情感等缺乏适当的反应,难以理解幽默和隐喻等,往往使他们难以融入正常的社交生活,难以建立友谊、恋爱和婚姻关系。
强迫自闭症孩子去社交有用吗? 邹小兵医生曾经谈到过这样一个现象,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孩子,超过一半的孩子的智力是没有问题的,并且部分孩子在个别方面的能力还较强,但是这些孩子长大后,很大一部分的人却依然难以达到最好的预后效果。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自闭症患者的核心障碍——社交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改善。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问题,要想改善自闭症孩子的社交问题,强迫他去进行社交有用吗?我们应该如何去提升自闭症孩子的社交能力呢?其实,强迫自闭症孩子进行社交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尽管我们通过一些外力让他和别的小朋友待在了一起玩耍,但是孩子不理解社交的真正含义,也就不会产生真正的社交行为,因此,这样的社交只能属于无效社交。所以,相对于强迫社交,我们更倾向于在在游戏中或者生活情境中来教孩子社交。孩子平常接触最久的是家长,最长感到舒适熟悉的环境是家里,所以,家长可以在家中带着孩子通过“玩”的方式干预孩子的社交。 在家如何练社交?
1.真正的陪着孩子去玩,而不是给孩子一个玩具让他自己玩。 2.不要仅仅用“说”的方式玩,例如和孩子说“把球投到球框里就好了”,这样的玩法更像给孩子下指令。 3.不要过度把电子产品当玩具,家长引导不当,只会使孩子对人更没有兴趣了。 4.陪孩子玩他感兴趣的,而不是强迫孩子玩一些你认为孩子应该会喜欢的玩具。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滑梯,或许孩子恐高呢。 5.不要被玩具和游戏规则所限制,一些有创意的玩法更能讨孩子的欢心噢。 6.不知道该如何扮演玩伴吗?该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可以参考儿童电视节目中的一些表演者,他们略显夸张的表情和声调,都是我们可以模仿的。 7.“会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多走出去,去公园、游乐场、故事屋,从观察别人来反省自己的玩法,一定会有些新的启发。 8.放下大人的身段,把自己当成孩子,把自己变得幼稚,只有自己玩的足够开心了,孩子才能体会到快乐呢。 9.有的时候,孩子自己的活动也是有意义的,我们可以加入进去,顺着孩子的兴趣展开活动,和孩子一起读书、哼曲、搭积木,在这个过程中融入社交成分。 10.玩,其实最重要的关键是气氛。没气氛就不好玩,不好玩孩子就会丧失兴趣。陪伴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先学习掌握营造欢乐气氛的技巧,而不是先急着要教孩子什么技能。持续观察孩子的反应,当他没兴趣时,换个方式试试,但是千万别强迫噢! 当自闭症孩子感受到了社交的快乐与能力后,我们才能去教给他一些社交的规则和技巧,让他能更好的参与社交,享受社交。 日常生活中 在进行家庭干预时,很多家长总是被动地跟在孩子后面处理各类行为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筋疲力尽,这样干预的结果显然是不理想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我们去主导孩子每天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主动设计各种社交游戏和经历,将合作性、帮助性、竞争性、分享性、参与性、轮流性、规则性、情感性、描述性等社交元素融入到孩子的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让孩子随时随地都可以体验到社交的快乐和成就感。
|
2021-01-06
2021-01-05
2021-01-18
2021-01-16
2021-01-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