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分享到

什么是“倒退型孤独症”?

精灵学堂 2022-5-28 08:13 404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倒退型孤独症”是否存在,也是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孤独症的表现是在生命早期出现的,很多研究发现幼儿期被诊断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在婴儿期就能看到异常的行为社交模式。但是有没有在婴儿期前后表现没有明显异常 ...

 

“倒退型孤独症”是否存在,也是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孤独症的表现是在生命早期出现的,很多研究发现幼儿期被诊断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在婴儿期就能看到异常的行为社交模式。

 

但是有没有在婴儿期前后表现没有明显异常,然后在幼儿期被诊断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呢?

 

答案是有的。

 

我在咨询中时不时遇到的典型情况是:

 

孩子早期的各种社交互动没有明显异常,甚至比同龄孩子的表现更好,但是在某个年龄段开始出现已有社交技能(包括语言、表情、身体姿势交流)的丢失。

 

比如前几天在线上咨询所看到的视频,孩子在1岁3个多月的视频里有非常好的眼神对视、社交性微笑、交互性游戏、共同注意、简单的字词表达。

 

但是,半年之后的视频里,孩子极少有眼神对视、表情单一没有社交微笑,对周围的人几乎没有回应,父母提及已经几个月很久没有听到孩子说任何字词了……

 

在过去的6个月里,孩子没有经历养育环境的巨大变化,没有意外伤害或者重大疾病,用妈妈的话来说形容:“就是眼睁睁看着孩子的互动越来越少,对周围的人越来越没有反应……”。 

 

其实倒退型孤独症的表现还有其他的没有这么极端明显的情况,被认为是倒退型的孤独症也不一定是真的倒退。

 

如果从新技能获得和技能丢失两个角度综合来看,大概有这样几种情况:

01

早期技能获得在正常范围内,然后出现明显快速的技能丢失,表现为非常明显的倒退(就如同我上面提到的例子)。

02

早期技能获得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在某个时间段里新技能获得变得很困难,早期已经获得的技能并无明显丢失。

 

这种情况下,就会表现为:早期和同龄孩子并无明显差异,但是后面就发现差异越拉越大,就容易被认为是倒退发展。但其实并不是技能丢失导致的“倒退”。

03

早期技能中常用的能力基本正常,但是因为孩子年龄越小,社交场合越单一,对社交技能的复杂性要求越低,所以早期技能里的不足并没有被及时发现。

 

这些孩子通常也没有技能的丢失,只不过,当他们年龄更大一些,社交机会和场合,尤其是集体性活动越多(比如早教或者幼儿园),父母才开始意识到孩子和其他孩子的不同。

 

很多这样孩子的父母会说:“孩子小时候都挺好的,也听指令,会回答问题,还会背数字和唐诗……,现在怎么越来越落后了呢?”其实这种情况也不是真正的技能丢失导致的“倒退”。

04

早期技能显著落后于同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出现已经掌握的技能丢失。

 

这种情况见于未经训练技能的丢失,也见于经过训练而掌握的新技能的丢失,后者其实在孤独症干预中并不少见。

 

在实际案例研究中,社交技能和语言能力被分开进行评估,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是两种技能同时丢失,有的孩子则是丢失其中一种。

 

2008年的一项稍大样本研究发现,15%的孤独症患儿经历了社交和语言的双重丢失,而44%的孤独症患儿经历了其中一种技能的丢失。

 

但是,考虑到但是因为以上这四种情况通常都容易被认为是倒退,但其实并不都有技能丢失,而且回溯性研究也存在回忆偏倚,所以这么高的比例其实仍然是存在争议的。

 

 

 

 

关注蓝精灵之家,在这里我们和您分享广泛的自闭症行业信息,为自闭症家庭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援。

推广广告
星点云香港服务器,CN2高速连接,ping值低可免费换IP,安全稳定,技术团队24小时在线稳定无忧
热门问答
蓝精灵之家 专注于自闭症信息宣传、自闭症家庭支援、自闭症机构和从业者交流的信息平台,拥有网站、APP、小程序、公众号四个形态。我们致力于促进自闭症相关信息更广泛的传播,帮助自闭症家庭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援。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小程序

  • Powered by 蓝精灵之家 | Copyright © 2001-2021. | 蓝精灵之家
  • 京ICP备18020631号 | 网站地图 | |北京蓝精灵之家科教育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