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传播途径越来越多样化,获取信息也越来越容易,在孤独症干预中“融合”这一概念慢慢走进家长们的视野,当了解过关于孤独症孩子融合效果及一些成功案例后,融合也逐渐得到很多家长的重视。那么对于“融合”家 ...
随着信息传播途径越来越多样化,获取信息也越来越容易,在孤独症干预中“融合”这一概念慢慢走进家长们的视野,当了解过关于孤独症孩子融合效果及一些成功案例后,融合也逐渐得到很多家长的重视。那么对于“融合”家长们该如何实施呢?这里有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提到“融合”这一词,相信会有不少家长会第一时间想到“融合教育”。其主要意义在于将孤独症孩子安置在普通的教育环境中,以促进孤独症孩子的学习发展及社会发展(学习能力、社会模仿、人际交往等)。在理想的情况下,融合教育不仅对孤独症孩子有益,普通孩子也能从中受益,如让普通孩子学习到接纳差异、欣赏多元等等。 而想让孩子进行融合教育,也具有一定的“门槛”,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能力。同时在现实中带孩子进行融合教育也并不容易,一方面家长需要与校方(学校与孩子的老师)保持积极有效的沟通,维护好与孩子同学家长之间的关系与孩子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针对孩子的康复干预,家长们还需要与孩子所在机构的特教老师保持积极有效的沟通,通过多方的协作,从而促进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发展。并不是说,孩子进入校园后家长就可以放松了,然后让孩子在融合环境中自然成长。 那么,对于能力没有达到“门槛”的孩子,又该如何进行“融合”呢?其实,家长在日常与孩子互动、一起游戏,也是一种“融合”,随着能够与孩子进行良好的互动,游戏的家庭成员人数越多,孩子的能力增涨也就越大。 当孩子能够与家里人进行良好的互动、一起游戏时,我们还可以带孩子走出家门,鼓励并组织孩子与他人进行互动、游戏,如与客人互动、与邻居打招呼、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戏等等。对于孩子的“融合”家长们不要自我设限,在保证孩子康复干预进展的同时,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当下的能力情况来选择“融合”方式,从最亲近的人开始,先让孩子愿意与家长互动,到孩子愿意与家长一起玩游戏,再到孩子愿意与他人互动、游戏。
关注蓝精灵之家,在这里我们和您分享广泛的自闭症行业信息,为自闭症家庭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援。 |
2021-01-06
2021-01-05
2021-01-18
2021-01-16
2021-01-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