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学怎么这么难啊!特教难,融合更难!”许多家长为孤独症儿童入学难而感到苦恼。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到底面临着哪些困境呢?融合教育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然而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具体实施起 ...
“上个学怎么这么难啊!特教难,融合更难!”许多家长为孤独症儿童入学难而感到苦恼。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到底面临着哪些困境呢? 融合教育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然而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具体实施起来面临着种种困境。 融合教育是将身心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放在同一间教室学习的方式,为身心障碍儿童提供正常的学习环境,而非隔离的环境,最终目的是引导孩子回归主流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
1.孤独症儿童自身的缺陷 孤独症并不像一般的身体疾病。身体残疾的孩子除了生理上有缺陷之外,其他各方面与普通孩子无异,语言理解、沟通、社交等能力是正常的。 孤独症是一种精神障碍疾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常伴有语言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等症状,因此,孤独症孩子要想跟普通孩子一起学习,会感觉非常吃力,在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困难,常常跟不上教学进度。 2.孤独症家庭的无奈 孤独症孩子的家长长期为孩子康复来回奔走,身心俱疲,而且长年累月的康复训练花销不小,经济负担、精神压力、外界的歧视与不解等都压在家长身上。特别是在孩子的教育上,民办机构上不起,公办学校不管不收,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陷入两难的境地。 3.普通家长的反对 普通家长排斥特殊儿童,担心特殊儿童在课堂上会影响课堂纪律,干扰自己孩子的学习。而且有的特殊儿童行为怪异,存在攻击行为,普通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 有调查显示,对幼儿园招收特殊儿童持中立态度的家长占43.5%,持反对意见的占38.7%,表示赞同的仅占17.7%,说明家长对幼儿园招收特殊儿童普遍持保守或反对态度,赞同的只占极少数(严冷,《北京普通幼儿家长全纳教育观念的调查》,《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第9期)。 另外,还发生过多起家长联名拒绝特殊孩子就读普通学校的事件。例如,2012年,深圳19名学生家长联名拒绝孤独症孩子入学;2016年,济南6岁男孩因孤独症被家长联名拒绝入学,等等。
4.学校的苦恼 许多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特教岗位,多数普通教师没有接受过特教培训,不了解孤独症儿童的特点,担心孩子一旦发生意外,难以应对。 特别是在如今网络公开的时代,有关孩子教育这样的敏感话题,任何一个小的问题都有可能被放大百倍、千倍,从而引起公众的口诛笔伐,置学校于风口浪尖。 校长害怕,教师忧虑,于是索性对这类特殊儿童拒之门外。因此孤独症儿童进入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难上加难。
5.社会关注不够 社会大众对特殊儿童群体普遍缺乏了解,重视度不够,自然难以参与到融合教育中。这样一来,融合教育在教学场地、教学设施、人力、物力、技术、资金等方面就缺乏足够的社会力量支持,难以长期坚持下去。 随着“网红经济”的兴起,人们将目光更多地聚焦于时尚、潮流、娱乐等方面。本就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特殊群体”,很容易被其他声音、现象所掩盖,从而成为被忽视、被遗忘的群体。 6.政策层面 目前我国融合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与融合教育相关的政策法律效率低,且随意性较大。有关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法律保障十分缺乏,没有形成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法律保障制度、权利体系以及法律实践环境(彭兴蓬、雷江华,《论融合教育的困境——基于四维视角的分析》,《教育学报》,2013年第6期)。 总之,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困境来自各个方面,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融合教育之路艰难漫长,是每一个特殊家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也是需要每个社会个体共同面对和反思的问题。
关注蓝精灵之家,在这里我们和您分享广泛的自闭症行业信息,为自闭症家庭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援。
|
2021-01-06
2021-01-05
2021-01-18
2021-01-16
2021-01-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