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分享到

为什么孤独症孩子总莫名哭闹?

精灵学堂 2022-5-16 11:13 530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大部分孤独症儿童情感难以捕捉,伴随情感障碍,家长们常常搞不懂怎么回事,孩子就突然大哭或者大喊起来,而且常常不分场合,严重时还会出现自伤行为。面对孩子严重的情绪化现象,家长们既困扰又无奈。今天我们就针对 ...


 

大部分孤独症儿童情感难以捕捉,伴随情感障碍,家长们常常搞不懂怎么回事,孩子就突然大哭或者大喊起来,而且常常不分场合,严重时还会出现自伤行为。面对孩子严重的情绪化现象,家长们既困扰又无奈。

 

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在孤独症孩子莫名哭闹背后的原因

 

孤独症孩子为什么总莫名哭闹?可能出于以下几种原因

 

● 表达情绪及需要的方式:孤独症儿童往往难以明白和表达自己的感受,也难以解读别人的行为,因此容易累积紧张及不满的情绪。他们可能会用哭闹、发脾气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以纾缓内心的紧张及挫败。

 

● 逃避任务:面对能力以外的事情,孤独症儿童有时会用哭闹、发脾气等方式来表达拒绝的态度。

 

● 引人注意:家长可能忙于处理别的事情,孩子安静时得不到家长的注意,大发脾气时家长才给予注意。这样孩子便学会以哭闹和发脾气,来引起家长的注意。

 

● 对某种环境因素反应过敏:一些声音或环境因素,例如料理机的声音或嘈吵的电视声,都可能令孩子不安,产生过敏反应。

 

● 对环境改变感到不安:孤独症儿童常会固执坚持一些生活常规,因此稍微改变环境,例如:吃饭顺序调换,会令他们难以接受,因而产生抗拒,甚至哭闹。

如何有效解决孩子哭闹行为?

家长可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行为表现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01

家长可从孩子的面部表情和姿态,识别他们不安或不满的情绪,或所受的困扰。不需要立刻停止孩子的活动,可在活动进行中,加插对孩子的口头赞赏,例如告知他哪一方面做得好。倘若他稍微平静下来,便给予赞赏。

1)如果孩子未能平静下来,家长可以不用理会。

2)这时也不用停止孩子的活动,以免他借机滋扰他人来逃避某些任务或活动。

 

02

1)孩子此时可能会加剧滋扰他人的行为,例如大声回答或开始哭闹。

2)可以调整孩子的环境和面对的活动。

3)孩子可能很想逃避面前的任务,而以滋扰他人的行为令家长屈服。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态度要坚定,不得让孩子借助滋扰他人而逃避工作。

4)孩子也有可能因为面对的任务和活动太困难,令他产生困扰和焦虑。家长可以按照孩子能力给予合适的任务。通常一些简单的事情容易令孩子情绪稳定下来。

5)家长也可以给予孩子一些选择,让他感到自己有自主权。

6)当孩子情绪稍微稳定时,家长可以给予赞赏。待孩子安静下来,也可尝试让他继续刚才的任务。

 

03

激烈期

1)家长要避免与孩子角力,亦要避免斥喝或说些威吓的话,例如:你再这样我就把你丢下,不要你了。这样只会令双方争持不下。

2)家长可以用简短清晰的语句叫孩子停下来。

3)如果上述方法用了几次仍没收效,便要改变应付方式,例如对于孩子没有伤害性的行为,不加理会,处之泰然。若仍没有停止,可能需要将孩子隔离到小房间,让他冷静下来。

4)孩子发脾气过后,家长须以平和的语气向孩子解释或讨论整件事,并教导应有的行为。

 

此外,家长可依据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来帮助他们

 

01

想要东西

孩子想喝水、想玩玩具等,但不会用语言或非语言(用手指、眼神去表达信息),不会提要求,他就会通过哭闹大笑的方式来替代“提要求”,一般以哭闹居多。

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教会孩子正确提要求方式,并满足孩子的要求。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时,我们暂时是没有办法满足孩子,则可以选择替代的方式来解决。

 

02

求关注

很多孩子调皮捣蛋,其实是为了博得家长的关注,在精神方面得到关怀、关注。当表扬不足够时,加上孩子不会正确求关注、求表扬等沟通技巧,孩子容易通过哭闹来一边宣泄情绪,一边寻求关注。

寻求他人关注属于比较常见的情况,包括很多高阶小朋友也会出现类似状况,通过大哭大笑或者各种调皮捣蛋的方式吸引别人的关注。

很多家长不太能接受这种行为,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孩子做得好,家长不会夸奖,但是孩子一旦做错,那么孩子就会受到批评教育。所以,当孩子不能得到夸奖或关注时,会通过大哭或大笑的方式吸引关注。

一方面,我们没有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寻求他人关注;另一方面,家长没有给予孩子正向的干预支持。

 

03

逃避或逃离

逃避或逃离,无论是特殊孩子还是普通孩子,都常常会出现动机意识。原因是孩子认为任务难度太大,或完成需要的时间太长。此时家长需要选取更具吸引力的强化物。当孩子不想完成某项任务时,他们也会选择用哭闹的方式达成逃避的目的。

有些家长会经受不住孩子哭闹行为,而放弃让孩子完成任务,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孩子用哭闹来逃避的这一行为。

适量降低任务的难度,或数量,或持续时间,同时提高孩子指令的听从能力,引导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要求的方式。

 

04

普通情绪问题

和普通人一样,每个小朋友都会出现情绪问题。可能因为午觉没有睡好,或者早上出门时走了一条和平时不同的路,还包括一些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生理因素,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做的,就是预防。

在孩子情绪马上爆发之前,我们就应该放缓孩子的压力,满足孩子的某种他喜欢的需求,或者让他完成他能胜任的任务,让他重新体会成就感,获得自信心。

有时孩子情绪来得很快,去得也快,这时我们可以先不用理他,让孩子先发泄一下情绪,倘若久哭不止,再带他去一个新的环境,等孩子情绪有明显平稳时,转移其注意力,他就会慢慢平复情绪。

 

05

在外哭闹

如果孩子在室外发生情绪问题,我们可以把孩子拉到一个相对安全、人较少的地方,稳定孩子的情绪。

另外,家长可以提前随身携带一些辅助物品,例如孩子喜欢的玩具,或者准备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视频等。

孩子发泄完情绪,我们不能直接把这些辅助物品给他,我们可以在旁边玩玩具,然后大声描述这个玩具多么好玩多么有意思。

等孩子安静下来的一瞬间,马上把玩具给他,并和他说:你现在很安静,让我们来玩一下。

 

06

找不到原因的情绪问题

如果我们找不到孩子哭闹的原因,可能是孩子的“自我刺激”。

例如,我们觉得痒,就会去挠,或者在和别人交谈时会有转笔或者抖腿的习惯,其实这些动作对我们来说,都属于“自我刺激”。

如果孩子的“自我刺激”可以随时被叫停,不会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就不用理会;但如果不能随时被叫停,我们就需要找到替代性的行为,来满足孩子的需求。

 

在孤独症孩子心里,他们其实有很丰富的情感,但是受限于表达能力不足,很多时候是以常人很难理解甚至不适宜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感受。

 

大部分家长都普遍缺乏对孩子内心的关照,甚至妄图仅仅依靠“特训”来改变孩子的情绪问题。家长只看到孩子哭闹、打滚、崩溃、自伤,一心只想着中止他们的“行为”,却没有想过把重心放在孩子的内心疏导和教育上。孩子内心的压力、沮丧、恐惧、无助、焦虑与自我否定,才是家长更应该去关注的重点。

 

关注蓝精灵之家,在这里我们和您分享广泛的自闭症行业信息,为自闭症家庭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援。

推广广告
星点云香港服务器,CN2高速连接,ping值低可免费换IP,安全稳定,技术团队24小时在线稳定无忧
热门问答
蓝精灵之家 专注于自闭症信息宣传、自闭症家庭支援、自闭症机构和从业者交流的信息平台,拥有网站、APP、小程序、公众号四个形态。我们致力于促进自闭症相关信息更广泛的传播,帮助自闭症家庭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援。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小程序

  • Powered by 蓝精灵之家 | Copyright © 2001-2021. | 蓝精灵之家
  • 京ICP备18020631号 | 网站地图 | |北京蓝精灵之家科教育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