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病症的孩子,就仿佛与世界之间隔着一道厚厚的城墙,墙外是熙攘的人世,而墙内藏着孤独的自己。他们与外界很少交流,甚至连父母都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 
有媒体报道,中国自病症患者推算已超过1000万,其中0-14岁的自病症儿童超过200万,相当于每68个儿童里就有一个自病症患者。
这个比例真的非常惊人!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平安健康快乐成长,但我们无法去判定那个来到自己生命里的孩子,是否是天使折了翅膀,降落到人间。
什么是自闭症? 自病症,又称儿童孤独症/孤独性障碍,发病与婴幼儿时期,很多人容易把自闭症、社交恐惧及内向性格三者混淆,但其实区别它们很简单,自病症的孩子在幼儿时期就有出现明显的发育减缓甚至倒退现象。 尤其在12月龄之后,他们发育轨迹会出现异常,常表现为,与外界缺乏互动和兴趣,大多数自病症孩子说话比较晚,语言发育匮乏和停滞,有些孩子甚至到3、4岁还不能开口说话。在2岁之前学到的技能,也会因为发病后出现减缓甚至退步的可能。
很多患有自闭症的孩子,甚至会存在一些重复刻板动作,比如开关灯,不停地转圈,踮着脚尖走路,每天走路范围、吃食和交流都一致,在他们的生活里,这就是全世界。 而社交恐惧和性格内向的孩子,他们依然能够正常生活,与亲朋好友之间仍可以建立亲密关系,但自闭症孩子,就像把自己锁在一个小黑屋里,没有门也没有窗户,他们不知道怎么走出去,而外面的人也不知道怎么走进来。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自病症呢?是父母给予的关爱太少?亦或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对? 都不是!现代医学尚没有找到自病症的真正病因,但多数学者认为,自闭症和基因、脑器质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免疫学因素有关。 家庭环境兴许不是导致自闭症的主因,但对于孩子的自闭症,家长们还是要认真重视并给予关爱。

如何面对自闭症患者? 自闭症患者经常会做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如大闹或者摔东西,他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没了,旁人也很难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因此在面对自闭症患者时,有人轻蔑、有人同情、有人怜悯。 但事实上,自病症患者并不是完全封闭自我,他们也想和外界交流,只是不知道如何开启这扇交流的大门。 由美国动物科学家坦普·葛兰汀自传改编而成的电影《自传历程》里,坦普·葛兰汀写到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她从小就表现得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不喜欢亲近父母,不喜欢说话,直到四岁的时候,她还不会说话。
电影里的坦普,从小受到了很多人的恶意,因为有别于其他正常孩子的行为,她被人排挤也不被喜欢,所幸的是,她的家人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她。母亲给了坦普足够的爱与支持,帮助她找到人生的方向。
后来坦普遇到了恩师卡洛克博士,他告诉她 “你有非常特别的思维,别人无法做到像你那样看待世界,那是相当的优势。想象有一扇门,一扇为你打开通向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的门,一切你所要做的就是下定决心穿过它。” 大学的时候,坦普进入群体里,遇到的室友也并不排斥她患了自闭症,室友的善解人意,恩师的指引,家人的关爱,让坦普一步一步敞开心灵大门。
说了这么多,我们到底要如何面对自闭症患者呢?其实用平常心看待他们,多给予一些关心和爱护就可以了。就像重度抑郁症患者东田直树一样,他很难通过语言交流与外界沟通,于是用敲键盘的方式,慢慢将自病症患者的内心世界吐露出来,
他说: “如果自闭症仅仅被当成一种性格特征的话,生活对我们来说就会变得容易很多,快乐很多。当然,当我们给别人带来许多麻烦的时候,确实会很难过,但是我们真心希望的是能够期待一个更为光明的未来。” 自闭症儿童,是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孤独、敏感,却依然拥有爱人与被爱的权利。如果发现家里的孩子有自闭症倾向,应及早进行预防和治疗,若是身边遇到了自闭症儿童,我们也要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和照顾,让他们知道:“这世界仍然没有放弃他们”。 关注蓝精灵之家,在这里我们和您分享广泛的自闭症行业信息,为自闭症家庭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援。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