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自闭症孩子的成长之路比普通孩子要艰难许多,很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依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和同龄小朋友一样,按时进入幼儿园,开始正式的集体生活。但社会交往能力障碍作为自闭症患儿最突出的症状之一,会导致小 ...
尽管自闭症孩子的成长之路比普通孩子要艰难许多,很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依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和同龄小朋友一样,按时进入幼儿园,开始正式的集体生活。但社会交往能力障碍作为自闭症患儿最突出的症状之一,会导致小朋友很难成功融入到集体中。
自闭症孩子是否能够进入幼儿园,一方面要看孩子的自闭程度,另一方面,家长在这件事情上也是可以做出一定努力的。建议家长们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以下三点,更有利于帮助孩子克服社交能力障碍,提高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更顺利地融入更大的集体。
1先让孩子融入家庭
几个月大的时候,正常的孩子在亲人来到身边时,会开心得出手舞足蹈;学会走路时,会跑到妈妈身边让抱抱,对自己的父母、同学、老师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依恋和信任。
但这些行为很难在自闭症孩子身上出现。他们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人毫不在意,甚至置之不理,对亲人也没有特殊的依恋感。而家庭作为孩子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集体,是孩子需要向这个社会迈出的第一步。
因此,要让孩子融入家庭,家长们要坚持以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孩子的一些举动,通过肌肤接触、亲子游戏等方式,与孩子之间建立亲密的关系,赢得ta的信任与依赖,让孩子有安全感,愿意亲近你,信赖你,愿意对你吐露心声,这是帮助孩子融入集体的第一步。 2从小集体开始,循序渐进
要让孤独症孩子融入集体,是一个长时间努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如果突然将孩子放在大集体环境中,反而会给孩子造成情绪、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压力,孩子很可能会产生排斥心理。
在集体意识的培养上,可以让孩子接触周围小范围的集体环境。比如和朋友约好的家庭聚会,可以把孩子一起带上,也可以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在这之前,一定要和参加聚会的各位朋友事先约定好,多对孩子进行表扬,包容孩子的异常,鼓励孩子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也能保持情绪稳定,并在轻松的环境下尝试交流和表达。
在带着孩子适应了小环境之后,再尝试融入学校的大环境里,对孩子来说,这才是集体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有些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会因为自闭症在学校受到欺负,或是觉得孩子的自闭症状不算特别严重,所以会向学校方隐瞒孩子的实际情况。但其实这样既不利于孩子的自闭治疗,也不利于孩子顺利地融入集体。
建议在入学的时候,提早向老师说明孩子的情况,由老师在学校进行进一步的训练、沟通和交流,逐步培养自闭症儿童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逐步融入集体生活。
3有效利用刻板行为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因此,培养孤独症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促进他们融入社会,也需要利用生活中的细节来不断加以强化引导,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帮助孩子走进社会大怀抱。
自闭症孩子大多都具有动作重复、爱好单一,行为刻板的特征;有些孩子在饮食起居方面有着固定的时间与特点,比如每天吃同一种食物,每天玩一种玩具,走一样的道路。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些行为和特点,结合日常生活来帮助孩子与他人接触和交流。
假如孩子喜欢买东西,就带孩子经常去超市,按照孩子的爱好鼓励让他自己挑选商品,自己结账,自己和收银员交流,认识钱币等;
如果家附近有同龄孩子,可以引导孩子以固定的频率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和运动;在无意识中引导孩子去交流,训练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促进其融入社会。
关注蓝精灵之家,在这里我们和您分享广泛的自闭症行业信息,为自闭症家庭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援。 |
2021-01-06
2021-01-05
2021-01-18
2021-01-16
2021-01-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