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分享到

孤独症孩子的问题行为和家长们的强化密切相关

精灵学堂 2022-5-5 19:55 22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孤独症不是我们引起的,但孤独症问题行为一定是我们引起的

家长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尤其作为星爸星妈们,家长的行为对孩子又会起到哪些关键作用呢?

01

不是所有不期望行为,都是问题行为

首先澄清一个概念,问题行为是不期望行为中的一种,但并非所有不期望行为都是问题行为。衡量一个行为是否是问题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
1、影响自己的生活2、影响他人的安全3、对他人的生活造成干扰4、影响社会交往这里提示家长:不要不要吹毛求疵,把主要精力放在矫正问题行为上,不然精力有限,孩子时间有限,四面出击,只会事半功倍。

02

改变的不是单次行为,而是行为趋势

问题行为有哪些特点呢?1、非一次性问题行为的矫正,不针对已发生的行为,只发生一次的行为,家长不要花时间管。2、频率高、次数多,且强度大如果孩子的问题行为出现多次,且很激烈,那么就需要我们提起重视,加以矫正了。3、行为趋势持续或者增加这里我们引进一个词——MUST行为趋势——这是杜老师独家提出的。希望家长了解,我们改变的不是单次行为,而是这个行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出现的趋势。因此,我们评判矫正的效果,不是看问题行为还存不存在,而是看它出现的趋势,是否在降低。

03

问题行为的根源,不是孤独症本身

第一次的行为,导致了一个结果,这个结果会影响第二次行为是否发生。如果是行为人想要的,行为就会增加,如果不是,行为就会减少。我们可以看到,行为都是由结果决定的,结果会决定未来这个行为出现的多还是少。所以我们要改变孩子的行为,就要从结果入手。任何行为,都是有功能的,问题行为也不例外。我们孩子的问题行为的目的,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为了得到某种好处”,“为了避免某些不想做的事情”。1、为了得到注意力,物品,某种感官上的自我刺激2、为了避免任务,活动或者互动,某种感官上的自我刺激他们通过哭闹、尖叫等问题行为,或者得到了他们想要的,比如吃的和家长的注意;或者避免了他们不想做的,比如上课和参加集体活动。看到了吗,孩子也在跟我们“耍花招”、“斗心眼”,而我们的家长因为不了解,常常败下阵来。所以,孩子的问题行为越来越多,一定是因为家长在“强化”。孤独症不是我们引起的,但孤独症问题行为一定是我们引起的。

04

问题行为的解决方法:

只有进行恰当的功能分析,才能解决问题行为。

前提控制法

有家长说,孩子没事儿就转圈,怎么办?我们的答案是:“找事儿”占满他的时间。任何生活——只要不是危险的——都可以让孩子参与,择菜、淘米、做家务……家长要调整自己的思路,不要怕慢、怕麻烦,孩子的训练最重要,要让他们参与到生活中来。

三步减法

1、问题行为是什么在此提示家长,如果求助老师,问题行为的描述要尽量具体,不要用“孩子不配合”这种笼统性的话语,要具体到怎么不配合,比如哭闹,发脾气……2、分析问题行为的功能我们去分析,孩子这么做的目的:为了不上课,为了得到糖果……3、减少问题行为为了不上课,那就必须上课;为了得到糖果,那就不给糖果……总之,让他的问题行为达不到目的,问题行为就会越来越少。当然,家长一定要坚持。

四步减法

1、问题行为是什么2、分析问题行为的功能这两步与“三步减法相同”。3、替代行为同样是达到孩子的目的(比如不做作业),但是用好行为(比如表达),来替代问题行为(比如哭闹)。如果孩子只能说2个字,那么只要他说3个字“我不做”,就可以让他不做作业。4、区别强化孩子发现,有一个替代行为同样可以达到他的目的,这时候家长再加以区别强化,就可以逐步消减问题行为,同时也增加了好行为。比如——孩子:“我不做”,家长:那去玩吧;孩子哭闹,家长坚持要做作业。这时有的家长就说了,“那孩子就不做作业了”?这也是我们要提醒家长的:一个阶段,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这个阶段要解决“哭闹问题”,那么“不做作业”可以暂时不考虑。等到“苦恼问题”解决了,再去解决“不做作业”。以上方法,星爸星妈们不妨收藏起来慢慢消化,应用于生活中,分阶段、逐步矫正孩子的问题行为。

 

 

关注蓝精灵之家,在这里我们和您分享广泛的自闭症行业信息,为自闭症家庭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援。

推广广告
星点云香港服务器,CN2高速连接,ping值低可免费换IP,安全稳定,技术团队24小时在线稳定无忧
热门问答
蓝精灵之家 专注于自闭症信息宣传、自闭症家庭支援、自闭症机构和从业者交流的信息平台,拥有网站、APP、小程序、公众号四个形态。我们致力于促进自闭症相关信息更广泛的传播,帮助自闭症家庭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援。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小程序

  • Powered by 蓝精灵之家 | Copyright © 2001-2021. | 蓝精灵之家
  • 京ICP备18020631号 | 网站地图 | |北京蓝精灵之家科教育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