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在社交沟通、人际关系等方面发展严重不足,往往都会导致他们哭叫、跳闹、自我伤害、攻击他人等情绪行为的产生。情绪行为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教育训练和日常生活技能的习得,而且可能会危及儿童自身及他 ...
孤独症儿童在社交沟通、人际关系等方面发展严重不足,往往都会导致他们哭叫、跳闹、自我伤害、攻击他人等情绪行为的产生。 情绪行为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教育训练和日常生活技能的习得,而且可能会危及儿童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当孤独症儿童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时,家长一定要结合当时的情境,认真分析原因,看看是下面的一种还是几种:孤独症儿童无法表达身体不适;想要得到某种东西;引起他人的注意;反对改变,逃避要求;养育和训练方法不当。
当儿童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时教师和家长要切实把握时机,用科学的、符合儿童实际的方法积极地处理应对。 第一:安抚情绪
家长首先要接纳儿童的负面情绪,不要嘲笑儿童,不要在儿童情绪不好的时候给他灌输大道理,更不能恐吓、以暴制暴。
第二:转移注意力
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或有效的实际方法积极地处理应对,常见的应对方法有:儿童喜欢的玩具来转移儿童的注意力。
如果孤独症儿童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是因为听到某种声音、见到他排斥的事物,或者因为环境的改变,就可以让他离开让他难受的地方,放一些他爱听的音乐,或者做一些让他喜欢的活动。 第三:消退法
消退法常用的是不予理睬的方式。当儿童大哭大闹时,家长的哄骗或满足其无理要求就是对其哭闹的强化。如果儿童情绪反应比较剧烈且不宜安抚时,可以采用冷处理,不理会儿童无理取闹的情绪,让其单独处一会儿。应用消退法强调家庭教育务必要一致的原则。
第四:适宜强度的认知及表达训练
干预孩子的认知功能,需要掌握好适宜的强度和难度,否则情绪和行为问题会加重。孤独症儿童表达自己的能力较弱,家长应积极关注,细心发现,耐心引导鼓励他们通过不同形式的沟通方法将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对于低功能儿童,也可以使用图卡、手势及简单字词等表达内心的要求。
稳定的情绪是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训练的基础,也是引导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基础。
家长一定要在理解和宽容儿童的基础上,从儿童的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原因,采取积极的态度、相应的措施处理其情绪行为问题,以期儿童全面发展,更好地融入社会。 关注蓝精灵之家,在这里我们和您分享广泛的自闭症行业信息,为自闭症家庭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援。 |
2021-01-06
2021-01-05
2021-01-18
2021-01-16
2021-01-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