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内对于特殊儿童的就学包容度确实很低。但这不能成为自愿放弃上学的一个理由。只要我们愿意付出时间,帮助孩子克服困难,上学就不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我都不接纳我的儿子,你就不能期望其他人能够接纳他 ...
不知道大家是否关注过陈锦鸿和他自闭症儿子的故事,一段关于他的学霸儿子上学的故事。 《陈锦鸿谈及为何息影:虽然我有百变的角色,但我永远有一个好爸爸的角色。》 当时很多家长留言咨询关于自闭症孩子该怎么上学的问题,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吧! 首先,家长们有一个疑问就是:我该如何让儿子接触陌生的学校、融合进陌生的班级? 关于这个问题,采访中陈锦鸿曾提到孩子最开始上学时,为孩子请了一年的影子老师。 什么是影子老师呢? 联邦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已有超过45万的影子老师,服务于3-21岁特殊需要儿童,而中国的影子老师却寥寥无几。 可见其实我国国内对影子老师的概念了解的比较少。影子老师,其实可以理解为教学助理,这在特殊孩子入学的早期阶段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们能够直接帮助特殊孩子顺利在主流学校上学,并满足他们的需要。 影子老师的主要职责: 1. 帮助孩子遵守课堂规则和课堂纪律、完成学业任务、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控制自己的行为; 2. 利用集体课和课间休息时间,引导社交互动,生活自理,如:让孩子能够独立上厕所、养成课间去上厕所洗手的好习惯; 3. 引导孩子对人有礼貌,成为孩子和同学老师之间的沟通桥梁,帮助孩子和他们进行互动,加深彼此的理解和沟通,营造一个包容的环境 。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请影子老师,也不是每一个学校都能接受影子老师的加入。当我们家长准备让孩子上学接受教育时,就要了解一下几点: 1.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入学 比如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远远没有达到同龄孩子的水平,如果硬送去上学,孩子无法交流,学习也跟不上,这对孩子来说是很痛苦的。陈锦鸿也曾在一次参访中谈到关于孩子在主流学校的表现问题,“判断是否会影响到其他人,如果会严重阻碍课堂秩序,就应该考虑暂停普通学校的教育。” 2. 父母应该怎么选择学校? 首先家长需要帮孩子选择一些包容性强,支持自闭症入学的学校。比如选择学校时,可以多方了解一下学校是否有特殊儿童对应的教学方案,是否已经接收过特殊儿童。只有学校方面有经验且能给予支持,孩子才能在学校中生活的更好。 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选择上,建议优先选择公立学校。因为公立学校环境更多元化,对孩子的融合更有利,并且家庭负担的教育成本也低。私立学校环境就相对单一些,教学费用更高,对孩子融合环境的作用没有公立学校强。而且,如果一开始就进入了私立学校,再想去公立学校就会变得难以实现。 3.特殊儿童就学政策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中的相关教育政策。 《残疾人教育条例》已经2017年1月11日国务院第161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公布,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4.自闭症儿童的入学准备--早期干预及学前训练 因为自闭症孩子的社会交往及社会适应能力有障碍,因此他们往往不具备正常儿童的能力。那么为了缩小和普通同学间的差距,早期干预及学前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学前训练可以帮助自闭症宝宝懂得基本的社会与生活技巧,提高他们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进入学校打下必备的基础。 5.判断宝宝的自身障碍程度 1)沟通:每个自闭症孩子的语言沟通能力有差别,是否能做到简单的仿说、对话就很重要了。能理解老师同学的话,有自己的判断力并且能表达出来,是入学的基本要求。 2)刻板行为:自闭症孩子几乎都有一些刻板行为,有时会不分场合,有的行为也不能让其他同学理解。家长就需要考虑自己孩子的刻板行为是否会影响班级秩序,给老师和同学造成困扰。 3)情绪:有些自闭症孩子在受到情绪刺激时,不会疏解情绪,这可能导致已经消失的问题行为又再度出现,比如自言自语、有破坏行为等。 4)自伤或攻击行为:大约有一半的自闭症孩子都出现过自伤或攻击行为,尤其是处于青春期情绪不稳定的时间段。 或许,相比于国外,我们国内对于特殊儿童的就学包容度确实很低。但这不能成为自愿放弃上学的一个理由。只要我们愿意付出时间,帮助孩子克服困难,上学就不是不可能的事。就像陈锦鸿曾经说的一样:“如果我都不接纳我的儿子,你就不能期望其他人能够接纳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 新浪新闻:《人大代表王欣会:自闭症儿童入学难,上百万家庭受影响》 东方新闻:《如果你的孩子是自闭症,而且已经上学了,来看看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关注蓝精灵之家,在这里我们和您分享广泛的自闭症行业信息,为自闭症家庭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援。 |
2021-01-06
2021-01-05
2021-01-18
2021-01-16
2021-01-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