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和父母的陪伴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只有走出家庭,接受教育、融入社会,自闭症孩子才能拥有自己的人生。为什么教育对自闭症孩子的成长如此重要?
在我接触过众多自闭症家庭之后,越来越发现: 金钱和父母的陪伴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只有走出家庭,让孩子们接受教育、融入社会,他们才能拥有自己的人生。 为什么教育对自闭症孩子的成长如此重要? 请家长们跟我一起,看一下这两位成人自闭症患者的不同人生: 人生故事一 70岁“精神分裂症”父亲和39岁自闭症儿子 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最辛酸的故事。 我遇到过一位70左右、头发全白的老人,带着他39岁的重度自闭症孩子前来就医。 这个39岁的大孩子叫“贝贝”,是个1米88的大个子,整个人收拾得很精神、很干净。 贝贝智力大概50左右,没有上过一天学,人生和记忆始终停留在了5岁刚被诊断为自闭症的时候。 但让我想要落泪的情况却还在后面.... 在就诊时,我们很诧异地发现: 这位爸爸明明身体看着还是硬朗,精神状况很正常,却带着一个“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书,而且还上了系统。 ![]() 图源:摄图网 在主治医生的仔细询问下,他才如实说明是因为自己39岁的重度自闭症孩子。 很多医院只接诊自闭症儿童,贝贝早早就超龄了,很难进行开药或者面诊。 他只好自己背了一个诊断书,才能保证贝贝不断药维持晚上睡觉的状态。 贝贝爸爸对此现状倒也乐观,但这个已走过大半生的老人坦言,最大的遗憾已经没有弥补的机会了... 当年,在贝贝确诊时,应该狠下心让贝贝离开家庭,融入社会和接触教育。 那么贝贝的人生也不至于永远停在了5岁。 人生故事二 努力妈妈和爱上学的自闭症儿子 柯贤晔是一位24岁的自闭症孩子。他有着非常明显的谱系特质: 语言表达不是很流畅,说话不敢抬头看人,更别提眼神交流了。 小柯妈妈说,除了在音乐和记忆力上的天赋,小柯是一名语言障碍和社交障碍非常明显的自闭症孩子。 面对这样的小柯,妈妈只有一个想法:有困难就解决困难,但一定要让孩子上学! 所以: ★在校领导让小柯退学时,小柯妈妈找到了当地教育局,哭着向局长反映了自己的处境。 最终,退学危机在教育局领导的协调下解决了。 ★在小柯经常说不想去学校就不去时,小柯妈妈利用业余时间在家给他悉心补课。 最终,小柯磕磕绊绊上完了小学。 ★在初高中小柯跟不上学习进度时,小柯妈妈几乎把各门学科重新学了一遍,再转换成小柯能听懂的语言教他。 最终,小柯成为了一名本科毕业生,且大学4年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专业成绩更是名列前茅。 ![]() 图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柯不是高功能自闭症孩子,他的智商只是普通人的水平。 所以在学习这条路上,小柯妈妈付出了巨大努力,但从来没起过不让小柯上学的念头。 学校里困难是多,但窝在家里有什么意义!不接触社会,不去外边摸爬滚打,孩子将来怎么办? ![]() 图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写到这里,有人问了:“这孩子能独立生活吗?”“学历这么高,孩子有工作吗?” 答案是,小柯目前还无法独立生活,但有兼职工作。 小柯目前有两份音乐兼职,收入高时,甚至能达到7000/8000一个月(收入不稳定,没活儿时就没有收入); 小柯的日常生活基本没有障碍,能独立出行,但妈妈平时在身旁陪伴较多。 所以,比起学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 “自闭症孩子上学”这件事给孩子康复和成长带来的帮助和改变! 上学难的自闭症孩子需要哪些准备? 上学后的自闭症孩子在学校能多接触老师、同学,可以刺激和锻炼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 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中约占1/3有上学能力。 但自闭症孩子入校后能和普通孩子一样学习吗?想让自闭症儿童正常入学,到底该做些什么? 哪些孩子适合上学? 一般情况下,没有合并器质性疾病,没有共患病精神发育问题,没有严重行为问题。 自闭症孩子只要具备如下能力,就完全可以正常到普通学校上课。 安坐能力 安坐的标准是每一节课从上课铃开始,到老师说下课为止,孩子都可以坐在座位上(保持屁股与椅子的接触),安坐时长至少要达到40分钟以上。 规则意识 规则的范围非常之广,包含:课堂规则,游戏规则,安全规则,社交规则等等。孩子一定要遵循按时上下课的基本规则,不迟到早退。 情绪管理 每个孩子都要在课堂中进行自我行为的管理和约束,在和同伴交往相处中也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最好能拥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 但孩子能力稍显欠缺的家长也不用担心,除了普校还有其他选择... 如何挑选合适的学校? 轻度自闭症孩子应该回归主流教育。这是自闭症家庭和社会投入最小、孩子康复效果最佳的方式。社交沟通有障碍和行为重复刻板等问题,并不一定会对学校秩序、同学老师造成打扰。 严重自闭症孩子,例如没有语言、智力严重障碍等,可以去特殊学校学习接受更加专业的、一对一的教育。 ![]() |
2021-01-06
2021-01-05
2021-01-18
2021-01-16
2021-01-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