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那么在自闭症孩子们的情绪行为背后又在表达着什么呢?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情绪是指个体的天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强烈的、具有情境性的情感反应。每一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情绪不满的权利,但是合理地表达才能使他人懂得自己的需求。 由于自闭症儿童在思维、人际关系、语言沟通、智力等等方面发展严重不足,他们往往会采取尖叫、攻击他人、自我伤害等情绪行为来表达需求。不当的情绪行为问题会干扰到儿童的正常生活和教育活动,甚至可能对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所以正确认识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问题是一切教育训练活动的基础。 为什么会发生情绪行为呢? 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症状之一是语言迟滞、沟通障碍。他们缺乏与人正常沟通的能力,无法与人建立良好沟通,无法向他人表白自己的内心,于是就会产生许多问题行为。我们所能观察到的最明显的就是他们的情绪行为。跟正常儿童一样,特殊儿童也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让他人关注自己,正常儿童可能表现为要大人抱抱。而特殊儿童更多地表现为抓咬他人(伤害他人)、尖叫哭闹等行为来让别人关注自己。 自闭症儿童的适应能力低、缺乏想象力、活动大多刻板无新意。80%以上的儿童拒绝环境改变,其行为多固执、刻板。所以如果指导者或者家长试图去阻挠这样的刻板行为,他们往往会回馈强烈地情绪反应。 当我们把儿童放在一个不受约束的环境里(比如多感官教室、游乐城等),自闭症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喜欢不加任何约束,喜欢自由探索。只是正常儿童会在成人引导下会在固定的环境中有一定约束和规范。自闭症儿童的由于沟通能力以及不肯变通等方面的问题,往往指导者在对自闭症儿童有一定教育训练要求或者生活行为规范时,他们会发生严重的情绪问题。如:尖叫、哭闹、跑跳甚至自我伤害、攻击他人等,他们害怕约束,企图借此逃避管教。 据有关资料显示,有的自闭症儿童均有不同程度的脑部机能障碍(如:脑波异常等),而且有相当部分在少年期和成年期会发生癫痫症。脑波异常可能会使他们莫名其妙地打头、哭闹等。除癫痫外,也有可能因为肚子不舒服、头疼等身体不适问题,加上自己不会合理表达自己的状态和需求,所以通过情绪来表达自己的不适。 在教育活动中,如果能找到合适该自闭症儿童的方法,那么儿童可能非常愿意配合指导者。而我们往往在训练活动中发现,由于对自闭症儿童多次训练没有进展,指导者缺乏耐心,没能在社会适应活动根据儿童的实际状况提出合情、合理的要求,也会引起儿童的情绪问题。 有的研究者认为,自闭症儿童大脑中枢神经(包括前庭系统和周边神经)的感觉刺激调整功能受损,也就是脑干无法将各种感觉感受器接收并传达来的所有感觉刺激完成初步的调整作用,乃至大脑皮质无法加以统整、判断认知而做适度的行为反应,进而使儿童在新事物、新环境面前无所适从而产生情绪行为。 儿童会根据他人的情绪做出反应。正常儿童在看到大人生气时可能会垂头丧气或者愤愤不平,自闭症儿童也一样,当指导者表现出不满的情绪时,自闭症儿童由于缺乏一定的情绪认知和调控,对于他人的不满感到威胁和不安,所以可能会用尖叫,摔东西等行为表示自己内心的不知所措。 那么, 情绪行为发生之后, 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 未完待续 ....... |
2021-01-06
2021-01-05
2021-01-18
2021-01-16
2021-01-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