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自理能力包含日常基本生活的照料能力、对社会事务处理的能力(例如去超市购物、乘坐交通工具、过马路等),还有一点我们可能忽视 —— 让孩子学会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的能力。01 “生活自理” 为什么重要?1、是 ...
01 “生活自理” 为什么重要? 1、是进入学校的前备技能 2、可以帮助孩子体验成功感,在活动中逐渐培养信心 3、研究发现,对比认知因素,生活自理对谱系孩子成年后独立生活能力更具影响力 4、研究发现,对于那些程度较轻,智力较好的谱系孩子,反而生活自理能力会越差。因为家长在过程中更容易忽视 “生活自理” 能力的培养 02 为什么“生活自理” 不能靠自然习得? 1、很多家长会误以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生活自理自然就学会了。但不论是普通儿童还是谱系儿童,都需要在不断的练习中掌握这些技能 2、有些能力学会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例如1岁半的孩子会使用勺子吃饭,但偶尔会洒出来,你觉得他做到了,如果5岁的孩子再这样,就显得不合适了 3、生活自理能力不是单纯地学会某个技能并不断重复,而是受制于不同时间不同场景,也与其他发展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这并不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 03 培养 “生活自理” 能力要注意什么? 评估孩子 1、 是否过高评估孩子的能力?觉得他们理所当然的会,从而下达不符合孩子实际状况的指令 2、 是否过低评估孩子的能力?觉得孩子哪哪儿都不行,任何事情都需要帮助 检查自己 1、 辅助要适当, 且抓好时机 在孩子完不成任务的时候,他们确实需要帮助,但帮助到什么程度,怎么帮助?需要我们自己来设计。在提供帮助时,最少的帮助便是最好的帮助,尽量让孩子独立完成。多多“描述”他们做得好的地方,而不仅仅局限于说 “你真棒”,这很重要 2、 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和普通孩子一样,谱系孩子也喜欢成功的感觉。假如孩子自己努力系了鞋带,但并不美观,这时候你上去就把它拆了重新系,这会给孩子带来挫折感,也会觉得自己是做不好任何事的,妈妈可以帮我做 3、 培养 “生活自理” 能力的同时,渗透其他技能的教学 例如晚饭的时候便是一天中练习的最佳时机,例如在使用筷子勺子和菜色的选择上,可以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协调能力。记得,多给孩子提供 “选择” 的机会 |
2021-01-06
2021-01-05
2021-01-18
2021-01-16
2021-01-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