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分享到

自闭症孩子共情能力差是什么导致的?

精灵学堂 2021-1-22 15:54 714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一位家长向我讲述过这样的困扰。她一直希望自己的大儿子能多多照顾自闭症的小儿子阳阳。但是兄弟俩关系却极其不好,无论她做什么样的努力,都无法改善。问题出在哪了?主要是阳阳太不会表达感情了。就如上次哥哥生病 ...

一位家长向我讲述过这样的困扰。她一直希望自己的大儿子能多多照顾自闭症的小儿子阳阳。但是兄弟俩关系却极其不好,无论她做什么样的努力,都无法改善。

问题出在哪了?主要是阳阳太不会表达感情了。就如上次哥哥生病了,呕吐不止,躺在床上非常难受,妈妈忙前忙后既担心又焦灼,此时的阳阳却在一旁对着哥哥哈哈大笑起来。这简直无法理解,哥哥非常愤怒,认为自己平时照顾着的弟弟冷漠无情,丝毫不关心自己,还嘲笑自己。阳阳妈也忍不住失望...

自闭症孩子究竟为什么这样“冷漠”?

李艳茜 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证。

01共情缺损影响社会交往

已有研究发现:自闭症孩子社会理解能力较差,很难感知和理解社会性线索,很难准确地理解他人想法、感受和推测他人情绪,在情绪理解方面存在明显障碍,致使自闭症孩子在社会性功能上存在缺损,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

进一步研究发现,自闭症孩子之所以在理解他人情绪意图上有困难,不能对他人进行适当的回应,出现社交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闭症孩子的共情能力出现了缺损。

所谓共情能力是指识别他人情绪和感受,并对其作出恰当情绪反应的能力,包括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相互影响,互为补充。认知共情是指理解他人的行为、意图,并做出合理推测的能力;情绪共情是指感受和分享他人的情绪状态,并产生利他的行为动机,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普通儿童婴儿期就已表现出共情行为的征兆,如: 以哭的形式回应其他婴儿,在1岁以后,他们会经历自己不开心的情绪,并开始关注他人的情绪。但是,众多研究发现,自闭症孩子在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两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损。而这样的缺损是自闭症孩子难以克服的缺陷,会严重影响自闭症孩子的社会理解、判断与社会识别及其社会功能性行为的发展。

02出现共情缺损的原因

那为什么自闭症孩子会出现共情缺损呢?

现有研究主要从生理和心理机制两方面进行解释。从生理方面来说,有学者对自闭症儿童产前雄性激素(包括胎儿期睾丸分泌的睾酮)研究发现,胎儿期个体暴露于高水平的宫内睾酮之中可能是自闭症个体共情缺损产生的重要生物学因素之一。

也有研究表明自闭症个体的前脑岛、前扣带回、内侧前额叶皮层与左后颞上沟等脑区存在异常,这些脑区是共情系统的重要脑神经生理基础,也就是说,自闭症个体共情系统的脑神经损伤是其共情缺损产生的关键诱因。

还有学者发现,与普通儿童相比,自闭症儿童在模仿和观察他人动作和表情时镜像神经元活动明显偏弱。镜像神经系统是社会共情的神经基础,是共情反应产生的重要辅助系统和不可分割的机制,因此镜像神经元功能活性偏弱也可能导致了共情缺损。

从心理机制方面来说,英国剑桥大学自闭症研究中心的巴隆-科恩从思维的角度提出了自闭症的共情-系统化理论来解释自闭症个体的共情缺损。他认为“原理”导向的思维模式产生的系统化倾向导致了自闭症个体在共情方面的低水平表现。

首先,作为共情所指向的对象,人的心理状态具有复杂性,不是100%可以预测的。以情绪为例,不同的人表达相同情绪的方式各有不同,相同的人在不同情境下表达相同情绪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一种情绪甚至可以在没有任何外部表现的前提下出现。

其次,作为共情的认知成分,“信念”和“假装”等几乎所有心理状态中传递的意味不明的信息使得“原理关系”陷入了极大的混乱之中。也就是说,共情无法依靠系统化地规律推导来实现,这使得拥有系统化倾向的自闭症个体无所适从,从而出现共情缺损。

无论是沟通交流还是社会交往都需要参照他人的心理状态,不考虑语言或非语言的心理背景,个体无法体会到说话者的言外之意,而不理解他人行为的意图,个体就很难对他人作出恰当反应。

因此,共情能力的缺损对自闭症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影响巨大,需要及时有效地对自闭症孩子的共情能力进行合理的干预,最大程度上减轻共情缺损对自闭症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负面影响。

03如何针对共情能力进行干预

那么如何对自闭症儿童的共情能力进行干预呢?

给大家推荐一部基于共情-系统理论开发的《运输车》动画片。

“运输车”干预方案训练儿童对情绪的感知力和模仿能力,方案包含15个三维动画小片段,每个片段5分钟,包含了一种情绪。整个小片段,总共包括15种关键情绪的面部表情,有高兴、悲哀、生气、恐惧、厌恶、惊奇、兴奋、厌烦、不友善、和蔼、遗憾、自负、嫉妒、嘲讽、羞愧等。这15种情绪由简单到复杂、从基本情绪到次级情绪依次训练。

已有研究证实,经过训练,3~8 岁的自闭症儿童理解与识别情绪的能力大大增强。

其次,是社会认知与技能训练。

该训练主要对自闭症儿童进行重复训练和教学,从而达到改善人际交往、理解与沟通,获得社会技能的目的。

具体包括传统社会技能训练,认知行为方向的社会技能训练和包含父母参与的社会技能训练,以及同伴介入法、录像示范法,社会故事法、社交游戏、助学伙伴策略、计算机辅助策略、应用辅助沟通系统等。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干预方法,如情景创设教学法、舞蹈治疗以及音乐治疗等。不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共情缺损进行干预,家长们可根据自己孩子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干预方法!
推广广告
星点云香港服务器,CN2高速连接,ping值低可免费换IP,安全稳定,技术团队24小时在线稳定无忧
0 粉丝0 主题
该作者很懒,什么也没有填写
热门问答
蓝精灵之家 专注于自闭症信息宣传、自闭症家庭支援、自闭症机构和从业者交流的信息平台,拥有网站、APP、小程序、公众号四个形态。我们致力于促进自闭症相关信息更广泛的传播,帮助自闭症家庭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援。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小程序

  • Powered by 蓝精灵之家 | Copyright © 2001-2021. | 蓝精灵之家
  • 京ICP备18020631号 | 网站地图 | |北京蓝精灵之家科教育技有限公司